33.9K
点击关闭
县人大 县政协 县纪委 县人武部
天气预报: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 RSS阅读  
?
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策文件
中共金乡县委 金乡县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金乡县创建全国文明城市2018—2020年行动规划》的通知

发布日期: 2018-07-09 16:00:45 访问次数:字号:[ ]



 

金委〔201817

 

各镇党委、政府,各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各园区(景区)党工委、管委会,县直各部门、单位:

《金乡县创建全国文明城市20182020年行动规划》已经县委、县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中共金乡县

金乡县人民政府

201844

 

金乡县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

20182020年行动规划

 

创建文明城市是为民利民惠民的民心工程,为全面深化新一轮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不断巩固拓展创建成果,结合我县实际,现就20182020年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制定本行动规划。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创建为民惠民理念,强化问题、整改、问责导向,坚持硬件建设与软件提升并重、城区与城乡一体并重、全面提升与强化细节并重、党员干部带头与动员全民参与并重,建立常态长效管理机制,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着力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城市文明程度、城市文化品位、群众生活品质,建设崇德向善、文化厚重、和谐宜居的文明城市,力争三年总成绩位于全省前列,2020年进入全国文明城市行列。

(二)基本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创建目标,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城市规划、建设、发展和管理要尊重市民意愿、引导市民参与、满足市民需求。要切实解决市民普遍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以问题的“减法”累积创城成效的“加法”,补齐民生短板,不断增添群众的创建获得感。

2.坚持统筹兼顾。全面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既着眼于改善基础设施硬环境,又注重提升文化建设软实力,既追求物质生活的殷实,又追求精神生活的提升,努力实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和党的建设的良性互动与协调发展。

3.坚持建管并重。立足城市建设实际和现有基础条件,紧扣“中国江北水乡”定位,围绕建设“四省边区产业集聚新基地、全国知名生态休闲新坐标、全省县域一体发展新典范、周边向往民生福祉新高地”,高质量打造美丽金乡、富裕金乡、幸福金乡,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强化依法、有序、文明、现代、规范管理,全面提升城市品质。

4.坚持突出特色。着眼建设更高水平、更具特色的城市文明新风尚,弘扬王杰精神,挖掘诚信文化,把王杰精神和诚信文化有机融入到城市软硬环境,用建筑风格提升城市品位,用人文精神增添城市魅力。

5.坚持重心下移。把创建重点延伸到窗口单位、基层站所,把工作重心下移到街道社区、生活小区和居民家庭,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创造性,夯实文明创建根基。

6.坚持全民参与。充分发挥市民作为城市主人、创建主体的重要作用,整合社会资源,凝聚各方力量,做到全面参与、合力推进、共享成果,培育“文明城市人人共建,文明成果人人共享”的创城意识,形成全县动员、全民参与的局面。

二、工作任务

根据《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测评体系》,结合我县实际,立足于补齐短板、拉升标杆,全面抓好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各项任务的落实。

(一)建立牢固的思想道德基础

1.全面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一是认真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党委政府的一项长期政治任务,制定具体学习计划及实施方案;系统全面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专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深入学习贯彻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精神,扎实做好新时代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引导党员干部不断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以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为示范带动,一级抓一级、层层抓学习,完善督查考核办法;党校要把学习系列讲话精神纳入培训教学。二是加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新发展理念宣传教育。宣传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生动实践,宣传以新发展理念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进展成效。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组织领导干部、专家学者到基层一线宣讲,运用展览展示开展形势政策教育,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积极稳妥做好经济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的舆论引导,抵制各种错误思潮的影响。三是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学习教育。坚持不懈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教育,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大力宣传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广泛开展党史、国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在重要时间节点(清明、五一、五四、六一、七一、八一、十一及抗战胜利纪念日、烈士纪念日、国家公祭日等),运用基层宣讲、展览展示、演讲征文等方式,组织开展中国道路宣传教育,汇聚起同心共筑中国梦的强大力量;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党委切实负起意识形态工作的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经常研究解决重大问题,掌握领导权、话语权。

2.积极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是建立健全工作机制。落实中办和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有关要求,制定年度实施方案,完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明确责任分工,加强督促检查。二是强化教育实践。要深化推广普及,主要新闻媒体、网络媒体等持续宣传普及12个主题词,宣传阐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融入日常生活,依托公共文化设施、宣传文化阵地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开展市民公约、村规民约、学生守则、行业规范等规范守则教育实践活动;运用升国旗仪式、成人仪式、入党入团入队仪式等礼仪制度传播主流价值;印制发放市民文明手册,普及文明礼仪规范,倡导文明礼仪新风。发挥榜样作用,广泛发现和培树各类先进典型,推动形成群星灿烂和七星共明的先进群体格局,开展各种形式的先进典型宣传学习活动;创新发展乡贤文化,发挥新乡贤引领作用。三是加强文化培育。培育良好家风家教,倡导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开展传承好家风好家训活动,深化文明家庭创建活动。培育勤劳节俭之风,开展倡导绿色生活反对铺张浪费行动,抵制餐桌浪费、过度包装、生活浪费等不良风气;开展文明餐桌活动,宣传推广“光盘行动”等经验做法。以春节、元宵节、清明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为重点,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做好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合理利用,加强对古遗址、古建筑、近现代历史建筑的保护;落实国办《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支持戏曲传承发展,推动戏曲进校园。

3.培育文明道德风尚。一是开展道德模范评选表彰和学习宣传。建立完善道德模范评选表彰制度和帮扶礼遇制度,发动群众选树典型性、先进性、示范性强的道德标杆,加强对道德模范荣誉称号的管理。在媒体开展道德模范专题宣传;运用基层宣讲、公益广告、专题展览、故事汇巡演等方式,开展道德模范学习宣传活动。二是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积极落实中央文明委《关于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的意见》和《关于支持和发展志愿服务组织的意见》、《关于公共文化设施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的实施意见》;大力弘扬志愿精神,积极培育志愿服务文化,市民对志愿服务活动认同和支持率≥90%,注册志愿者人数占居民人口比例≥8%,注册志愿者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人数占注册志愿者总人数的比例≥70%;建立健全登记注册、服务记录、关系转接、兑换服务、褒奖激励等机制;以社区、公共文化设施、景区景点、窗口单位为重点,加强学雷锋志愿服务站点建设。落实中央文明办《社区志愿服务方案》,确定社区志愿服务的工作流程和活动项目;开展关爱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困难职工、残疾人志愿服务活动,开展党员志愿服务,开展文明旅游、文明交通、文明上网等志愿服务活动,组织文化、医疗卫生、法律、环保、消防等专业志愿服务队进社区开展志愿服务。三是公益广告宣传形成制度。落实《广告法》和《公益广告促进和管理暂行办法》,健全完善文明委统筹协调、相关职能部门各负其责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出台公益广告扶持激励政策,鼓励、支持、引导单位和个人以提供资金、技术、创意、媒介资源等方式参与公益广告宣传。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体持续刊播公益广告;设计制作与城市景观相融合、与城市历史文化相承接、与市民欣赏习惯相契合的公益广告,在公共场所、公共交通工具、建筑工地围挡等广泛刊播展示。四是加强网络文明建设。壮大网络文明传播志愿者队伍,深化网络文明传播,开展网上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推动线上线下互动,推动与当地媒体融合互动。实施网德建设工程,设计开展特色网络公益活动项目,吸引网民广泛参与。落实属地管理原则,依法打击网络欺诈、网络谣言、网上淫秽色情信息,查处违法违规网站。

(二)营造良好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

1.建设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一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落实《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强化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推进党风廉政和反腐败教育经常化、制度化;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以严明的纪律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二是规范政务行为。推进政府依法行政,改革行政审批制度,压缩审批时限,减少审批事项,优化审批程序;推进政务公开信息化,公布权力清单,建立健全权力清单动态管理机制,积极推进责任清单工作。

2.建设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一是开展法治宣传教育。落实《关于在公民中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七个五年规划(20162020)》,增强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落实《关于完善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制度的意见》,把宪法法律列入县委中心组学习内容,列为党校必修课;开展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全民法治宣传教育普及率不低于80%。二是维护公民权益。健全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积极开展法律援助和司法救助,建立维护劳动者权益的协调机制;建立健全保护消费者权益机制,设立受理消费者投诉举报渠道。做好孤残儿童、弃婴救助和收养安置工作,制定落实孤儿供养标准;统筹规划残疾人劳动就业,制定优惠政策和扶持保护措施;将老年医疗卫生服务纳入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逐步增加对养老服务的投入;有机构承担婚姻家庭辅导服务和妇女权益保障工作。三是强化基层民主政治。加强社区、机关、学校、企业和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等基层党、群组织建设;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3.建设诚信守法的市场环境。一是推进诚信建设制度化。贯彻国务院《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在重点领域建立信用记录,建设信用信息互联互通、交换共享平台;贯彻中央文明委《关于推进诚信建设制度化的意见》,建立统分结合的工作机制。落实国务院《关于建立完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制度加快推进社会诚信建设的指导意见》,建立健全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的联动机制。深化诚信教育实践,媒体发掘宣传诚信人物、诚信企业、诚信群体,批评鞭挞失信败德行为;开展诚信行业、诚信单位、诚信示范街区、诚信经营示范店等主题实践活动,开展“3.15”消费者权益日、“食品安全宣传周”等活动。二是加强市场监管。建立完善打击假冒伪劣的监督、投诉和处置机制,依法查处违法经营行为;开展整治虚假违法广告专项行动。三是文明诚信服务。执法监管部门和窗口服务单位从业人员要做到文明用语、礼貌待人、规范服务;建立高效的投诉处理机制,有效整治“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等突出问题,杜绝吃拿卡要、慵懒散拖现象。

4.营造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一是加强国民教育。加大义务教育公用经费投入,均衡配置公共教育资源,制定实施扶持弱校措施;市民对义务教育的满意度不低于75%。二是加快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根据国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指导标准,制定与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相适应的服务范围、内容和评价标准,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加快文化事业发展,公共财政对文化建设投入的增幅要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幅。完善基层文化设施,在镇街统筹建设综合文化站,在社区统筹建设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开展宣传文化、党员教育、市民教育、科普教育、普法教育等活动。每个街道拥有5个以上晨晚练体育活动点,每个社区建有便捷实用的体育健身设施,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要在1.08平方米以上,公共体育场地设施状况良好。县域内有面向社会的三级以上图书馆,建有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中心,镇街基层服务点覆盖率100%。完善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的保障机制,推进公共图书馆、公共博物馆(非文物建筑及遗址类)、公共美术馆、群艺馆、文化馆(站)等免费开放工作,健全基本服务项目。开展全民阅读、全民健身活动,支持文艺团体和文艺工作者深入基层开展文化活动,支持庄户剧团、农村业余演出队、个体放映队、文化中心户开展经营性文化服务。三是提升市民文明素质。注重市民文明行为养成,公共场所无争吵谩骂、乱扔杂物、随地吐痰、损坏花木、躺卧公共座椅等不文明行为;城市无烟草广告,室内公共场所和工作场所有明显禁烟标识,无烟区没有吸烟现象;影剧院、图书馆、纪念馆、博物馆、会场、赛场、景区、公园、广场、主要街道、车站等场所文明有序。开展文明交通行动,普及文明交通常识,增强文明交通意识;车辆、行人各行其道,无闯红灯、乱穿马路现象,乘客排队候车或依次上下车;建成区万车死亡率要达到国家畅通工程评价标准。引导市民友善礼让,人行横道上机动车主动礼让行人,公共交通工具上主动为老、弱、病、残、孕及怀抱婴儿者让座;人际关系融洽,友善对待外来人员,耐心热情回答陌生人的询问。开展扶贫帮困、慈善捐助、支教助学、义务献血、捐赠器官、义演义诊、环境保护、植绿护绿等公益活动。

5.营造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文化环境。一是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摆在突出位置,有专门会议、专门文件、具体实施方案、责任分工和检查考评。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网络,发挥好学校龙头作用、家庭基础作用、社区平台作用。教育、文化、民政、团委、妇联、关工委等有常态化工作品牌或经验。二是开展道德教育实践活动。组织“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校园显著位置有宣传内容;开展最美少年、美德少年等身边榜样学习活动;开展以孝敬、友善、节俭和诚信为主要内容的中华经典诵读活动;主要新闻媒体、网络媒体和社会媒介做好面向未成年人的公益广告宣传。三是加强学校教育。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学校、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校园、教室显著位置有宣传内容、学生能熟记背诵;广泛开展“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和文明校园创建活动;上好德育课、少先队活动课;大力实施师德师风建设工程;治理在职教师有偿补课行为;建立家长委员会,开办家长学校,加强家校联系。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能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落实体育课程设置和课时安排要求。四是加强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社区要有家长学校,有未成年人开展文体活动的设施、场所和活动安排,有关爱帮扶困难家庭、流动人口家庭未成年子女的具体措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公益性文化设施要向未成年人免费开放、提供服务、组织活动。建有校外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点),运用网络、电话、授课等形式开展教育引导。五是营造良好社会文化环境。扎实推进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做到有管理制度、有活动项目、有经费保障、有专兼职辅导员队伍;广泛开展优秀童谣征集和推广传唱活动;加强网吧管理,取缔“黑网吧”,经营性网吧不准接纳未成年人;整治学校周边环境要常态化、效果实;严防邪教组织向青少年学生侵蚀。关心关爱留守儿童、孤残儿童、流浪儿童,主要公共场所不能有流浪乞讨未成年人。

6.建设和谐宜居的生活环境。一是提升经济发展水平。人均GDP水平(或人均GDP增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平力争达到或高于省同类城市平均水平。二是加强市政公用设施建设。构建以公共交通为主体的城市机动化出行系统,万人拥有公共汽(电)车数量≥6台;建成区平均路网密度和道路面积率均逐年提高,主次干道、商业街、街巷路面硬化,装灯率100%,亮灯率≥98%,排水设施完善;街道的人行道、非机动车道连续、平整、无损坏和被违规占用现象,行人过街、机非分离、人车分离等安全设施配置完整;文化、商业、医疗、学校等公共建筑及设施,新建居住建筑及居住区设有轮椅通道、扶手、缘石坡道等无障碍设施,车站、政务大厅、医院设有无障碍卫生间,管理和使用情况良好;加强城镇供水设施改造与建设,定期监测、检测本行政区域内供水厂出水和用户水龙头水质等饮水安全状况。三是提升城乡环境面貌。开展城乡清洁行动,抓好公路、河道沿线和城市背街小巷、城乡结合部等重点部位的集中治理,无卫生死角盲区、面源污染;城镇街巷和公共场所环境卫生干净整洁,垃圾清运及时、分类处理,无脏乱差现象,公共厕所保洁及时、无明显异味,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实现农村垃圾“户投、村收、镇运、县市统一处理”。优化小区生活环境,社区及小区绿化美化,卫生状况良好,无脏乱差现象,路面硬化、平整,排水设施完善,无明显坑洼积水;楼门内干净整洁,楼道无堵塞,墙面、玻璃无污秽破损,照明灯完好;倡导“垃圾减量分类”,生活垃圾定点投放、分类收集、定时清运。四是健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社会保障。贯彻《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2020年)》,制定具体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纳入城镇医疗保险定点机构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不少于95%,千名常住人口公共卫生人员数不低于0.83人。依托医疗卫生服务机构普及公共卫生知识,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

7.创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一是加强公共安全体系建设。强化公共安全保障,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社会面、重点单位及社区物防、技防、人防、消防水平符合安全要求。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食品经营单位和集贸市场不出售过期、变质、伪劣食品,及时查处食品安全事故和问题药品。强化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理,建立减灾、防灾、救灾综合协调机制和灾害应急管理体系,设置明确的城市避难场所,开展社区减灾、防灾宣传教育,建立健全救灾应急预案;建立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指挥系统,严格执行事件报告、通报和信息发布制度。二是强化社会治安管理。坚持有黄必扫、有毒必反、有赌必禁,有效控制卖淫嫖娼、吸毒贩毒制毒、聚众赌博等违法犯罪;预防和打击涉众型经济犯罪、打击“两抢一盗”犯罪、打击传销活动成效明显。

8.打造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一是加强城市绿化。建成区绿地率要高于33%,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要多于9平方米。二是加强环境管理。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5%,城市建成区内消除黑臭水体。空气质量全年优良天数比例不低于85%。改善城市水环境质量,按国家规范划分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且水质达到或好于Ⅲ类;县辖区无劣于类水体。开展环境保护主题活动,大力宣传生态文明理念。

9.加强城乡一体化建设。一是加强城乡统一要素市场建设。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落实上级政府的总体安排和配套措施,推动城市和建制镇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落实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同工同酬制度,推动农民工参加城镇社会保险、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二是促进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一体化。合理安排县域城镇建设、农田保护、产业集聚、村落分布、生态涵养等空间布局,新增建设用地不超过上级下达的计划指标;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范围,提高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保障水平,推动水电路气等基础设施城乡联网、共建共享;促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在财政预算中列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专项经费;社会保险参保计划完成率≥90%。三是建设美丽乡村。加强人居环境建设,在农村分期分批推进改路、改水、改厕和旧村改造,防止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帮助治理农村面源污染;镇街办事处主要街道及公共场所环境卫生干净整洁,垃圾清运及时、分类收集;管理规范有序,无占道经营、违章停车、小广告乱张贴等现象。加强乡风民风建设,发挥一约四会作用,开展移风易俗、破除陈规陋习,开展星级文明户、文明村、文明镇创建;农村公共场所广泛刊播展示公益广告,无争吵谩骂、乱扔杂物、随地吐痰、损坏花木等不文明行为。开展乡村文明旅游,实施传统古村落、古建筑保护工程,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的文化名镇、文化名村;治理规范旅游市场秩序;落实《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管理暂行办法》,建立游客不文明信息通报机制,开展文明告知、文明提醒、文明规劝,引导游客恪守文明行为规范。

(三)开展常态长效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1.健全组织领导体制。党委、政府把精神文明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带头履职尽责,加强对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领导。文明委及其办公室有健全的工作制度和具体的保障措施,负起统筹协调、督促检查职责;文明委成员单位落实责任,群团组织积极发挥作用,形成齐抓共管合力。加强基层创建力量,切实解决人员配备、工作条件等实际问题。创建活动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并随财政收入增长逐步提高。

2.发动群众广泛参与。主要新闻媒体设有精神文明创建专题专栏,城乡公共场所利用多种形式宣传展示精神文明创建内容。创建工作规划、重要举措、所办实事等公开发布宣传,听取群众意见建议;为市民参与创建工作搭建平台、畅通渠道;创建活动的群众参与率>90%。建立健全群众监督机制,认真处理群众举报问题;采取问卷调查、民意测评等方式,查找突出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建立健全群众评价机制,群众对创建工作的满意度>80%

3.扩大文明单位创建覆盖面。在机关、企事业、学校、社区、景区等普遍开展文明单位创建活动,并延伸到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文明委成员单位开展具有行业特色、职业特点的文明创建活动。

4.加强对创建活动的动态管理。明确创建活动的工作标准、长效机制;制定文明创建工作负面清单,防止形式主义、弄虚作假、突击迎检和扰民行为等;完善考核评价办法,建立文明创建评选表彰的淘汰退出机制,推动创建活动常态化。

三、实施步骤

(一)巩固基础阶段(2018年)。召开动员大会,制定工作方案,压实各责任单位工作任务。在全面做好两个《测评体系》规定的各项任务基础上,结合我县实际,突出金乡特色,着重开展市民素质提升工程、市政设施提升工程、交通秩序提升工程、城市精细化管理提升工程、城乡环境治理提升工程、集贸市场管理提升工程、社区小区家属院改造提升工程、移风易俗提升工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提升工程、志愿服务提升工程,确保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各项任务。组织做好年度测评工作,确保取得优异成绩。

(二)全面深化阶段(2019年)。针对创建工作的重点难点问题和薄弱环节采取有力措施,加强教育引导,严格依法管理,实施专项整治,强力推进市容环境和城市管理、交通秩序管理、市场经营管理、社区建设管理等全面提升,努力在环境洁净、市容美观、设施完善、实事惠民、行业满意、市民素质、社会形象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组织做好年度测评工作,确保取得优异成绩。

(三)完善提升阶段(2020年)。对照测评标准,全面提升各项工作,特别是实地考察部位,做到全覆盖、无遗漏。增加模拟测评频次,深入社区和城乡公共场所开展问卷调查、随机街访,制定改进措施,抓好整改落实,全面完成各项创建任务并达到测评标准。组织做好综合测评工作,力争在2020年进入全国文明城市行列。

 

四、保障措施

(一)建立组织领导机制。县创城办具体负责全县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组织实施、综合协调、指导监督和检查测评等工作。各镇街、县直各部门单位实施“一把手”工程,明确专门机构,县级领导牵头负责分管领域的创城工作,做到定部门、定领导、定任务、定进度、定责任、定人员,包时间、包质量、包达标。各行业、系统、群众组织要充分发挥职能优势,组织开展富有特色的创建活动。镇街、社区要充实创城力量特别是基层创城力量,打造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熟练、勇于担当、作风优良的创建队伍。

(二)建立目标责任机制。根据《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县创城办与各镇街和县直部门单位签订创城《责任书》,制定创城工作总体安排和网上申报工作、实地考察工作《责任分工》,将创城任务分解到各镇街和责任部门,明确责任主体和责任目标。县创城办强化业务培训,制定《文明城市测评实地考察指导手册》,确保创城任务分解到边到位、创建标准具体化、指导督导精准化。

(三)建立督导检查机制。完善创城办日常检查督办、新闻媒体持续曝光、市民群众监督评议、第三方模拟测评相结合的“四位一体”整体联动机制,进行全方位、立体式、无缝隙检查,真正形成顶真碰硬、一抓到底的责任体系。严肃创城执纪问责,对工作进展缓慢、整改不力的单位,视情况进行通报批评、挂牌督办、约谈主要负责同志;情节严重、影响恶劣的将严肃问责,撤销文明单位荣誉称号,垂直管理单位将通报上级主管部门。创城结果运用到年度综合考核、领导班子评价和干部提拔使用中,对在创城中敢于担当、做出实绩的干部大胆提拔使用。

(四)建立宣传引导机制。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要开设专题专栏,增加创城宣传的密度和频次。要通过网络平台、手机铃声、声讯短信、广场活动、文艺演出等方式加强创城宣传。广泛开展创城宣传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市场等活动,使创城目标变成广大市民群众应知应会的知识内容加大公益广告宣传,城市外环路、高速及城市出入口等重点部位路段,各类公共场所的广告设施、宣传栏(橱窗)、LED显示屏、楼宇电视或其他适当位置,公共交通工具的广告刊播介质或其他适当位置,适当地段的建设工地围挡、景观灯杆等构筑物,要设置文明提示牌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志愿服务、关心关爱未成年人、文明出行、移风易俗等为主要内容的公益广告,达到“抬头可见、驻足可观”的效果。与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结合,打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公园、主题广场、主题大街、主题街巷、主题小区,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群众生活、融入社会的方方面面。

(五)建立协调联动机制。严格实行网格化管理,全县创城区划分为若干个网格,由县级领导、县直部门单位和所在镇街社区共同负责创城工作,实现无缝隙全覆盖。完善“路长制”,围绕宣传氛围、基础设施、环境秩序等,对包保路段进行徒步踏查,实地解决有关问题,实现对城区道路的全覆盖。各部门单位要坚持创建示范,全面深入动员,通过开展创建活动,带领单位职工结合行业特点勇担社会责任,争做先锋表率。积极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文明出行、优质服务活动等创建活动,努力成为推进城市文明的先行者、推进者、贡献者,当好文明城市创建排头兵。

(六)建立资金投入机制。将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保障创建资金需求。逐步加大城市建设和日常管理的资金投入,重点向公共管理、社会事业、基层社区及重点领域倾斜。探索利用市场机制,鼓励吸引社会资金参与文明城市创建工作。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常见问题 | 网站管理
中共金乡县委、金乡县人民政府版权所有  县政府信息中心承办
鲁ICP备08102125号  鲁公网安备37082802000020号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