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9K
点击关闭
?
首页
 > 政务公开 > 应急管理
突发事件的分类分级研究进展

发布日期: 2017-01-06 11:37:04 访问次数:字号:[ ]



 

全世界各种突发事件此起彼伏,突发事件发生的原因、性质、影响程度和范围因类型的不同差异很大,而且随着时间变迁,突发事件会处于不同的阶段和危机状态;同时,在应对过程中,资源的供给和需求量也随时会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根据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建立健全各种预警和应急机制,提高政府应对突发事件和风险的能力”的要求。探讨科学的分类分级体系,建立应急管理系统的核心技术和基础工作,为预案及预案库的建立打下基础,并指导决策者快速准确地选择预案。

1突发事件的界定

1.1突发事件的概念

突发事件可被广泛地理解为突然发生的事情,包括二层含义,一是事件发生、发展的速度很快,出乎意料;二是事件难以应付,必须采取非常规方法来处理。突发事件是人们约定俗成的一个名词,与突发公共事件这一名词常混用。突发公共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狭义的突发事件又称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相对于突发事件这一概念,国外使用更多的是危机(Crisis)的概念,学术界对于危机的概念有多种定义。所以突发事件的概念应理解为突然发生的形成危机的事件,而突然发生的并未形成危机的事件不能称之为突发事件。

1.2突发事件的主要特征

①突发性/紧急性:突发事件突然爆发,要求立刻做出有效的应急反应,在时间的紧迫性上往往刻不容缓;

②不确定性:突发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方式、种类、规模常常超出人们的常态思维之外,无法有效地预测,其变化的规律往往没有经验性的知识可供指导;应急组织必须采取非程序化决策;

③危害性:突发事件除能导致大量人员伤亡和妨碍心理健康外,同时有巨大财产损失,还会影响经济、政治、军事和文化以及社会安定,许多突发事件还具有后期效应和远期效应;

④相对性:同样的突发事件在不同地域、不同时间造成的危害性不一致。五十年前发现一例天花不算是突发事件,现在发现一例天花便是突发事件。

2突发事件的分类研究

国内外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探讨突发事件的分类分级方法及结果研究。

2.《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中,根据突发事件的发生过程、性质和机理,突发事件主要分为以下四类:①自然灾害②事故灾难③公共卫生事件④社会安全事件。则薛澜、钟开斌按照上述的分类原则将突发事件分为五类,不同的是将经济危机从社会安全事件中单列出来,作为与社会安全事件并列的一大类突发公共事件。

2.2叶冬青认为目前最常用的是按照原因和性质分类,将突发事件分成三大类:①自然灾害②人为事故③疾病爆发。并指出单独依据事件性质,对突发事件进行分类,存在一定的缺陷。如原因不明的森林大火,很难说是自然灾害或人为事故,只能认为介于二者之间;洪水引发的肠道传染病爆发,既属于自然灾害又属于疾病爆发;某些突发事件可能暂时还找不到合适的分类。

2.3袁辛奋、胡子林根据突发事件发生的诱因、范围、领域和行业,将突发事件分为自然性和社会性突发事件二大类。杨冠琼从公共管理的角度出发,按照其发生的领域和行业,具体划分为政治性危机、社会性危机、宏观经济性危机、生产性危机、自然性危机五类。

2.4突发事件(危机)的非基本分类

2.4.1按照危机影响的空间范围可分为:国际危机、国内危机、区域危机、组危机四个层面。

2.4.2按照危机发生和终结的速度分类:①龙卷风型,这类危机来得快,去得也快。②腹泻型,此类危机往往酝酿很长时间,但发生后结束也快。③长投影型,这类危机爆发后影响深远。如2003年我国的SARS危机。④文火型,这类危机来得慢,去得也慢。比如陈水扁执政以来所形成的台海危机。

2.4.3按照危机中主体在应急中的态度分类:根据应急主体在危机中的利益是否一致将危机划分为一致性危机和冲突性危机二类。

2.4.4按照可预见和可控性来分类,突发事件可分为二大类:第一类突发事件的发生基本上是“一次性”的,即使还有可能再发生类似的事件,但人们基本上是可预见或可控制的。如:重大自然灾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流感、乙脑等;特大安全生产事故中的爆炸、塌方、化学品泄露等。第二类突发事件的发生,相对有较长的持续时间,事件的发展具有相当的不确定性,人们比较难以预见或控制,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SARS;群体性事件中的非法集会、游行;影响国家安全国际事件中的恐怖事件等。

3突发事件的分级研究

3.19.11”事件以后,美国核管理委员会(NRC)提出一种新的威胁预警系统取代1998年提出的指导方针,该系统在国土安全咨询系统的基础之上,将事故分为五个等级,分别以五种颜色编码:绿色,低风险事故;蓝色,警戒状态;黄色,较高风险状态;橙色,高风险状态;红色,严重状态。3.2我国的《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与《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中,以及薛澜、钟开斌,都根据突发事件的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将突发事件分为四级:I级(特别重大)、II级(重大)、III级(较大)、IV级(一般)。

3.3吴宗之、刘茂对重大事故应急预案分级分类体系及其内容进行了总结和分析,根据可能的事故后果的影响范围、地点及应急方式,将应急预案分为五级:I级(企业级)、II级(县市/社区级)、III级(地区/市级)、IV级(省级)、V级(国家级)。

传统的分类分级,大多数根据突发事件的影响范围和严重程度来划分,属于事后评估;分级的方法主要是以主观经验打分为基础进行的,评价的级别标准和级别数也是一成不变的,故亦可称之为静态法。当然,静态的分类分级也可以随着样本量的扩充而作相应的调整,但这仅是管理上的动态性。

4动态分类分级方法研究

4.1国际上最早提出动态分类的方法始于岩石稳定性分类,这种方法是基于聚类分析原理进行的分类方法,后来一些学者把它引入到火灾危险性评价中来。

4.2杨静、陈建明、赵红等从系统的角度对应急管理中突发事件分类分级的思路和方法进行了研究,重点强调事前、动态的分类分级,并把突发事件分类分级与处置应急程度和资源保障度紧密联系起来;在研究方法上,把聚类分析和判别分析引入到突发事件分类分级中来。通过聚类分析可以实现对突发事件进行基于多个分类因素的大综合、动态的分类。通过判别分析,根据样本集,建立分级判别函数:定义一个结果变量——级别,初始先分为m个级。如果用y表示判别函数值,x表示因子变量,n=12…表示因子变量数,m=12…表示级别数,t表示时间,随着时间变化,突发事件也在动态变化,故t和级别之间是一种复合函数的关系,可以为突发事件多阶段状态转移的判断打下基础。最终,级别的判断函数可以表示如下:

y(1)=b1+a11x1+a12x2+…a1kxk(t)…+a1nxn(级别1)

     y(2)=b2+a21x1+a22x2+…a2kxk(t)…+a2nxn(级别2)

     ……   ……

     y(m)=bm+am1x1+am2x2+…amkxk(t)…+amnxn(级别m)

判别函数用于观测值的分级,即将新例观测值代入上述m个判别函数中,哪一个判别函数值最大,就判为哪一级别。它所得到的分类分级指标或函数在很大程度上基于数据本身,减少了主观判断的误差。

4.3姚杰、计雷、池宏,尝试利用动态博弈模型生成预案。强调“危机管理者”事前对“危机事件”进行分类分级,考虑一个最不严重的危机状态(状态n)和一个最严重的危机状态(状态1),在状态n和状态1之间有若干种中间状态(状态n-1…状态2等)。“危机管理者”对“危机事件”处于第i种状态的概率pi以及从第i种危机状态变异到第j种危机状态的概率pij应有一先念信念,并且随着博弈的进行应采用贝叶斯法则对这些先念信念加以动态修正。动态博弈过程可以一直继续下去,实际问题中可根据突发事件的具体性质预先确定一个博弈的轮数以便形成预案。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常见问题 | 网站管理
主办:中共金乡县委 金乡县人民政府
鲁ICP备08102125号 电子邮箱:jx8706166@163.com
    浏览量    建议使用分辨率1024×768  浏览器IE6以上版本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