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9K
点击关闭
?
首页
 > 文化旅游 > 生活指南 > 
金乡老字号—羊山玉凤斋熏鱼

发布日期:2015-08-12访问次数:字号:[ ]



早在160多年前,由东昌府张陈庄(现为聊城市茌平县洪屯镇张陈庄村)的张玉凤老先生创建于大清道光30年(公元1850年)间。当时,东昌府境内的漳卫水漕(后该为漳卫河)里盛产撅(jue)嘴链鱼(俗称黄苗子)。张玉凤自幼喜欢涉猎、善垂钓,经常捕捉一些野味、鱼虾,回到家里进行精心烹饪,由于张玉凤善于琢磨,其烹饪出的各类熟食味道鲜美,久而久之,他练就了一手好厨艺,在村子里开了一家饭铺,十里八乡都知道张玉凤做的菜好吃,尤其是鱼类熟食做的更好吃,别有一番风味。

一天,张玉凤外出办事,午餐时吃到一种萝卜咸菜,味道非常独特,他非常感兴趣,便和饭铺老板聊了起来,饭铺老板说这种萝卜咸菜加工后因形状与蓑衣相似,所以叫做“蓑衣萝卜”,其味口独特是因用杉木熏制。张玉凤受到启发,心想如果鱼用这种杉木熏制会是什么味道?于是回到家中,从漳卫水漕里捕捉到新鲜撅嘴链鱼,回到家里后炸好后进行杉木熏制,味道果然独特,甚是喜欢。后又经张玉凤多次改进工艺,将鱼去鳞扒掉五脏,用盐加以佐料(秘方配制)腌制长时间之后,再过油(把腌制好的鱼放在锅里用油炸),待鱼炸熟捞出油锅凉后,又用铁塞子把炸熟的鱼放在事先怄着的杉木锅上进行熏蒸,这样熏出的鱼“鲜、嫩”,好吃,风味独特。

清道光32年(公元1852年)七月中旬,清末大秀才、宗圣曾子七十二代孙曾昭符在去燕京(今北京市)赶考,在回家乡的时候路过东昌府张陈庄(现为聊城市茌平县洪屯镇张陈庄村),感到腹中饥饿,于是进村买些吃的充饥。来到张玉凤先生的饭铺,张玉凤将熏好的鱼和其他饭菜端上来,当曾昭符吃到熏鱼的时候,赞不绝口,连声称道:“好吃、好吃••••••”,便开始和张玉凤先生聊起鱼来,话中得知曾昭符是一个进京赶考的文人才子,变求他给小店起名题字,曾昭符欣然同意,并取出随身携带的文房四宝,依据张玉凤先生的名字,乘兴挥毫泼墨壮笔写下了“玉凤斋熏鱼”五个刚劲有力的大字,后经张氏家族制作成牌匾,传承张家“玉凤斋熏鱼”的光荣传统。

清道光34年(公元1854年)间,东昌府一带发生洪涝灾害,张玉凤携子张庆功四处逃荒为生,后其子张庆功于咸丰10年(公元1860年)春季来到金乡县羊山集定居,先是在羊山集市上摆地摊经营鱼、肉、糕点买卖,随着张庆功的买卖越做越好,逐年积攒了一些资本,于咸丰11年(公元1861年)正月初盘下了羊山集东西大街上的一家濒临倒闭的粮油门面店,他传承着父辈的“玉凤斋熏鱼”制作技能,在原粮油门面店基础上改开了一家主营熏鱼、兼顾肉类熟食的门市部,并延用了父辈的“玉凤斋熏鱼”字号。经过张庆功苦心经营,在张庆功的精心经营下,“玉凤斋熏鱼”的生意越做越红火,增增日上。

“玉凤斋熏鱼店”发展到今天的张常德老先生已经是第三代传人。一百多年来无论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但“玉凤斋熏鱼店”的制作工艺始终没有改变,名气始终风雨不倒,生意越做越兴旺,名气也越来越大。(宗亚)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浏览量    建议使用分辨率1024×768  浏览器IE6以上版本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