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工作动态 公示公告 党史研究 大事纪要 红色遗迹 党史人物 党史影像 红色旅游
首页
> 部门网站 > 县委党史研究室 > 红色遗迹
中共金乡县工作委员会旧址——金乡县城北郊孙庄

发布日期:2015-11-07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 县委党史研究室 字号:[ ]


1937日卢沟桥事变发生,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由于国民党实行片面抗战路线和采取单纯防御作战方针,不到一个月,北平、天津相继沦陷,接着日军长驱直入冀、察、晋、绥、豫、鲁,整个华北几乎全部沦陷。至1938年初,山东大部分地区沦为敌占区。

在中华民族危亡的严重关头,中国共产党高举起抗日的大旗,在事变发生的第二天就通电全国,号召“实行全民族抗战”。党的各级组织积极动员人民群众参加抗日斗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影响下,全国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

1937月,共产党员王鉴览(金乡县城北郊孙庄村人,1917年出生,清华大学学生,参加过“一二九”学生运动,是“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最早的全国民先队队员之一)受中共山东省委委派到金乡县开展抗日工作。临行前,省委对他作了具体指示:、回到金乡县找老党员联系,组建中共金乡县工委;、发动群众建立抗日自卫武装。王鉴览身负省委重托,深感责任重大,日夜兼程赶回金乡县。他首先到金乡县第一高小约见了共产党员翟子超、秦和珍二人。然后由翟子超带领到金乡县民众抗敌后援会(民间抗日救援团体)约见了共产党员耿荆山。见面后,王鉴览传达了省委的指示。月,根据省委指示,在王鉴览的家(金乡县城北郊孙庄村)正式成立了金乡县最早的中共县级机构中共金乡县工作委员会。王鉴览、翟子超、耿荆山人为委员,未明确书记,但对工作作了具体分工。县工委确定以王鉴览家为联络点(即县工委办公地点)。

县工委成立后,王鉴览积极广泛接触社会各界抗日进步人士、群众团体负责人并利用各种方式进行抗日宣传,开展革命活动。同时王鉴览积极发展党的组织力量,1937年底至1938年初,他先后培养并介绍了周冠五、杨汝岱、刘清怀、张心通、袁汝英等人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710月,翟子超奉上级党组织的命令到单县组建中共单县特别支部,并任书记,以教书为掩护从事党的工作。经翟子超临行前举荐,中共金乡县工委同意增补秦和珍为县工委委员。

193711月,由于抗日形势趋于紧张,为便于更好地开展党的工作,金乡县工委决定将工委联络站由金乡县城北郊孙庄王鉴览家迁到城南耿楼(离县城较远)耿荆山家。

193712月,共产党员杨绪明(苏明)、张宾如(张化恪)先后参加县工委工作。1938月,共产党员马霄鹏率领10余名青年赴延安学习途经金乡县,和驻城南耿楼的鲁西南工委(中共地级机构)取得联系,鲁西南工委决定留马霄鹏任金乡县工委书记。同月,共产党员袁汝哲从陕北公学毕业分配至聊城,其在家乡金乡县作短暂停留时,经县工委委员杨绪明和鲁西南工委协商同意,留其在金乡县工委工作,任县工委委员。1938月,县工委书记马霄鹏调离。月,县工委委员翟子超、耿荆山、秦和珍率人民抗日义勇军第二游击总队第十三大队离开金乡县。这时鲁西南工委对金乡县工委领导成员进行调整并设立了县工委组织部、宣传部、民运部等部门。王鉴览任县工委书记,杨绪明(苏明)任组织部长、袁汝哲任宣传部长、张宾如(张化恪)任民运部长。县工委联络站随斗争形势需要由耿楼村先后又迁至金南张寨村和大任庄村。

1937月中共金乡县工委建立后,党的活动逐步走向广大农村,开始有组织有领导地开展抗日救亡运动和党的各项工作,党的组织和党的领导作用在斗争中不断发展壮大。

1938月,县工委委员袁汝哲根据工委分工和上级党的要求,在金南鲍楼、张寨、朱楼、郭庙、耿楼、牛李庄等村,利用“动委会”、“抗敌后援会”的公开名义,宣传发动群众抗日救国,建立了“青年救国会”等抗日组织。同时他注重发展党的组织和发展党员,先后介绍袁厚才、袁文珠、李永福、王运祥、周乾一等加入中国共产党。在他的努力下,先后建立了鲍楼、张寨、牛李庄、朱楼等村党支部,发展共产党员30多名。为培养发展新党员,扩大党的影响,县工委在张寨村举办了一期全县入党积极分子训练班,袁汝哲根据他在陕北公学学习的材料,编成小册子进行宣传,极大地激发了训练班同志的抗日积极性,推动了全县抗日救亡运动的深入开展。

根据斗争需要,1938年春建立中共城西分区委。翟振岳(翟子俊、翟孟扬)任分区委书记,组织委员杨汝岱(张化友),宣传委员周子久。城西分区委成立后,主要活动在金西翟庄、咸古店、东庙、李楼、邵庄、周沙窝、田庄、大程楼、周新庄、马庙等十余个村庄,并分别在这些村庄发展党员,建立党支部。

1938年下半年,建立中共城南特别支部,特支书记兼组织委员袁汝健,宣传委员李吉珊。1939月改建为中共城南分区委,李吉珊为分区委书记兼组织委员,袁汝健为宣传委员。主要活动在金南李庄、郭庙、鲍楼、朱楼、薛庄、肖云寺、菜园等村庄。并在这些村庄发展党员20多名,在有的村庄建立了党的支部。

1938年下半年,建立中共城北特别支部,特支书记李雨村、副书记王德裕。主要活动在城北万福河两岸和羊山脚下,发展党员,建立党的支部,并负责联系城东北高河店、毕周楼、孙桁村党员的工作。

在中共金乡县工委的领导和影响下,全县抗日救亡运动的开展如火如荼。

1937月,在金乡师范讲习所召开了金乡县民众抗敌后援会成立大会。一致推举著名爱国人士、金乡师范讲习所所长杨汉章先生任副主任委员,共产党员耿荆山任委员、总务长,负责主持日常事务。抗敌后援会成立后,积极开展抗日救亡运动。10月,又成立了30余人的后援会宣传队,先后由共产党员王鉴览、张宾如(张化恪)负责。通过巡回宣传,发动民众积极投入抗日救亡运动,扩大了共产党的影响,激发了各界爱国人士的抗日热情,纷纷捐献钱粮及枪支,一大批青年踊跃加入到抗日队伍中来,抗日武装得到了迅猛发展。

1937年底,金乡县抗日动员委员会成立,这是一个由各方具有代表性人士参加的官方组织。中共金乡县工委委员耿荆山被聘为正式委员,在“动委会”中担任总务长,负责实际的“动委会”会务工作,并兼任《动员报》编辑。“动委会”还成立了一个30多人的宣传队,队长由金乡师范讲习所进步教师姚鹗卿担任。在“动委会”里真正起作用的是共产党员和一些爱国青年。他们利用合法身份深入街道、农村奔走呼号,大张旗鼓地宣传群众,发动群众,组织群众,出人、捐钱、捐物共同起来抗日救国。

随着抗日救亡运动的深入开展,极大地调动了广大群众参加抗日的热情。193712月,在金乡县工委的领导下,在城东魏楼村建立了金乡县第一个农民自愿结合的群众组织农民协会(简称农协或农会,亦称农民救国会)。县工委委员秦和珍参加了成立大会,并对形势和抗日救国的道理作了重要讲话。尔后,在大任庄、小任庄、李官庄、鲍楼等村也相继建立了农民救国会。农民救国会在党的领导和组织下,发动农民,团结农民,进行抗日斗争,实行减租减息,发展农业生产,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

1938年春,金乡县第一个人民抗日自卫团(金乡县青年抗日救国团)在城南杜庙村成立。周围村庄青年农民踊跃参加,很快发展到5000多人。经中共金乡县工委同意,共产党员张为梓、周中华、上官斌、孙子正参与领导,为后来发展抗日武装,开辟抗日根据地和民主建政都起了重大作用。

193810月,为了加强地区之间协同抗日,在中共苏鲁豫特委领导下,建立了中共金(乡)单(县)曹(县)中心县委员会,中心县委书记李毅,组织部长王健民,宣传部长袁汝哲,民运部长张子敬。中心县委未设机关,其领导成员分别在各县活动,定期集合,传达上级指示,交流情况,研究工作,指导各

地抗日斗争和各项工作的开展。(1939年上半年金单曹中心县委撤销)

1939年初,中共苏鲁豫特委决定以金乡县工委为基础,建立中共金(乡)嘉(祥)巨(野)中心县委,王须仁任书记(未到任),王鉴览任副书记。金嘉巨中心县委成立后,原金乡县工委所辖分区委,特支,支部归属中心县委,金乡县工委撤销。

金乡县工委从1937月成立到1939年初中共苏鲁豫特委组建中共金嘉巨中心县委这一年多的时间里,领导全县人民开展抗日救亡运动,先后建立了第五战区第二游击纵队和人民抗日义勇军第二总队第十三大队两支人民抗日武装。建立了多种形式的群众抗日救亡组织和团体。党组织也由两个党支部10余名党员发展到两个分区委、一个特支,10余个党支部,100余名党员。中共金乡县工委已经成为领导全县人民进行抗日斗争的坚强核心。

正当全县各项工作蓬勃开展之际,1939月,湖西地区发生了亲者痛、仇者快的“肃托”事件,原县工委书记马霄鹏、王鉴览,中心县委书记郭耕夫以及翟子超、袁汝哲等一大批党的优秀干部被无端杀害,党政军组织遭到严重破坏,金嘉巨中心县委和所属党组织陷于瘫痪、半瘫痪状态,党内上下猜疑、人人自危,许多抗日团体不解自散。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受到严重损害,人民群众的革命积极性受到很大挫伤。这是党的一大损失,更是金乡人民的一大损失。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建议使用分辨率1024×768  浏览器IE6以上版本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