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动态 | 领导讲话 | 文件制度 | 工作简报 | 先进典型 | 外地典型 |
首页
> 新闻中心 > 专题专栏 > 千名干部包村联户 > 外地经验
“第一书记”给他提供了服务群众的舞台

发布日期:2013-11-26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 县委组织部 字号:[ ]


 

他坚持吃住在村,3个月吃了7箱方便面;他曾经一个多月没回家,爱人来村里看望他,第二天就含着泪离开。他就是市特警支队指挥调度科科长、驻梁山县杨营镇蔚营村“第一书记”马保军。初见马保军,除了那双炯炯有神的双眼外,似乎并没有其他特点,既没有高大的身材,也没有俊朗的外貌,只有走进人群就会被淹没的平凡。可就是那么一个外表平凡的人却赢得了当地群众的心,被老百姓亲切地称为“老马”。

从最初的不信任到和群众“打成一片”

刚开始驻村,马保军就和驻村干部刘现宝开展了入户走访。由于白天村民家中经常没人,他们就吃过晚饭去村民家中拜访。有一次走访时,一户村民喝点儿酒,嫌马保军他们影响了他休息,将他们骂了出来。“有的村民就这样,我都替马书记觉得气得慌。”村支部书记侯宪强提起这事,还有一肚子气。“老百姓不信任咱,有的还说‘你来包村,给你多少好处?’”马保军也是一脸委屈。可是,他没有气馁,“你心里装着群众,群众心里才能有你。”他坚信,只要用真心去和群众沟通,老百姓一定会理解自己。村民庄稼被淹时,他前后3次帮助堵口子;村民生活有困难时,他争取领导支持,对侯宪仲等10户困难户进行了慰问,送去了油、米、面等生活用品;他还经常去看望村里80多岁的孤寡老人李焕珍,提醒老人在街边闲坐的时候注意过往的车辆,询问生活上还有什么需要……渐渐地,村民对马保军没有了戒备。“现在老百姓离老远就喊我‘老马’,很亲切。”马保军高兴地说。

4月初,75岁的老党员侯宪运因病去世,马保军与侯宪强带领村干部前去吊唁。当他的家人把哭丧棒举过头顶,以接娘家人的方式下跪行礼时,马保军心里微微一颤,“人家依农村的最高礼仪来迎接,我很感动,这一下我感觉和村民之间没有距离了。”

“老马天天忙得没空做饭,吃包方便面就对付了,”村会计侯圣营说,“都吃了7箱子了,支书养鸡厂里有伙房,喊他去吃,他也不去。”邻居们都很心疼他,患有帕金森综合症的村民侯召东颤巍巍地给他送去了大蒜,邻居大妈们纷纷送来了新鲜的青菜、热腾腾的馒头、饺子,隔壁村医侯典瑞送来了风扇。“还是偷偷的给他安上的,怕他知道后不要。”侯典瑞这样说。

一个月没有回家,妻子来看望却又含泪离开

赢得了老百姓的信任,马保军工作越来越顺手,也越来越忙,和妻子见面的次数却越来越少了。五一节过后,他在村里住了一个多月,没有回一次家。妻子心疼马保军,周六到村里看望他。当天,马保军一直在处理村里的事情,就先让妻子在村大院休息。晚上十点半左右,六七个村民来找他解决排水沟过水问题。原来,村民侯某想通过一户村民门前排水沟,将路上的积水排到邻村大田地里去,遭到该户村民强烈反对,“这样排水,邻村的人会把俺家砸了。”这事处理不好会造成与邻村的矛盾。马保军和村干部立刻赶到现场,耐心地做村民工作,处理完回来时已经十一点多了。妻子帮他洗了一大堆的衣服,等了6个多小时。第二天早晨6点,下着大雨,马保军想到地里看积水情况,内疚地对妻子说:“不行我还是送你去车站吧,村里确实事儿多,没空陪你。”就这样,下着雨,他把妻子送到梁山汽车站门口。她哭着上了车,对马保军说:“咱是来驻村的,但驻村也不能这样干法,你也得对咱这个家负责啊!我走了,你自己照顾好自己,我不耽误你了!”

想方设法帮助村里发展集体经济

蔚营村水利设施陈旧,设计不合理,沟渠被村民挤占,三米的排水沟最窄处只有一尺宽,村里浇地采用自流灌溉,有的村民浇完地后往往不及时堵闸门,低洼处的庄稼就会人为受涝灾,甚至失收。马保军和刘现宝走遍了村里的每一块地,有的地里左右邻居都种上了树,中间地种庄稼根本无法生长,只能荒掉。

面对这种情况,马保军陷入了沉思。怎样才能让老百姓富起来?怎样才能为村里留下可持续增收的致富项目?他与村“两委”组织村民代表一起到韩垓、汶上、东平等地学习,计划流转蔚营村土地。村民不理解土地流转的政策及好处,马保军和侯宪强便开始对村里6个生产队逐队做工作。晚上8点给村民代表开会,串户做工作,白天利用广播喇叭每天三遍放《蔚营村土地规划致村民的公开信》,经常用投影仪在村头放华西村电影、本村与先进村的对比录像,讲解土地经营权流转托管的好处。他早晨5点就在村头等早出务工的村民,晚上登门入户做晚归村民的工作,还请村里有威望和有影响力的村民一起做工作。有一次马保军晚上躺在床上想起了一件事,凌晨3点还给村支部书记、会计发信息。经过2个多月的努力,全村所有农户已在规划土地征求意见表上签字同意。

“土地流转真是太好了,以前地里有树,荒草胡棵,现在能省老些事儿,从来没见过老马这么好的干部。”村民侯宪峰高兴地说。“从前村民一亩地也就收600700斤麦子,将土地承包给种粮大户以后,每亩补给村民800斤小麦,一年还能增加集体收入10来万,”马保军一脸兴奋,“我们还要挖沟渠,积极协调国家‘小农水’专项资金,彻底解决老百姓旱不能浇、涝不能排的问题。”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